工商时报【记者康彰荣、黄欣、赖湘茹/北京报导】
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中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昨(8)日表示,最近一波大陆一线城市房市过热,原因除了房市去库存政策中,调降首套首付(头期款)比率导致杠杆增加,另外还有场外P2P等资金的介入所引起的风险。她强调,只要购房没有过高的杠杆,房市就不会形成泡沫。
吴晓灵昨在大陆「两会」间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,从09年以来,人行实际上并没有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,人行行长周小川称之为「稳健略显宽松」。如果货币政策过於宽松,对资产价格不利,因为大陆消费品的上涨余地不太大,在消费品价格不会有过多上涨的时候,宽松货币会被挤到资产价格,引起资产价格泡沫,因此人行还是希望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。
对於近期房市的过热,吴晓灵说,今年这一轮房市过热,关键是政府为鼓励房屋去库存,将首套房首付从30%降到20%,这本身已经是加了杠杆,可是市场还不满足,还透过场外的P2P或其他房屋仲介公司进行首套房首付贷款,如此就会引起风险。
吴晓灵强调,在买房的时候,只要不做过多的杠杆,其实房市不会形成太多的泡沫。
她表示,中国从2009年以来,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也是很大的,光是2009年就增长了29%左右,而且连续多年还是大幅的增长,尽管后来控制在12%左右,但是量仍非常大。
她指出,过度运用货币政策的话,会造成通货膨胀,但消费品价格上涨没有余地的时候,就会引起资产的膨胀,如房价从2009年以来就上涨很多。到了2014年房价走不动后,换股市大涨,股市一降温,现在又换成房价上涨。所以大量货币存在,也是这波房价上涨一个客观的因素。